
发布日期:2025-03-04 18:01 点击次数:109
很多人都听说过“大禹治水”的故事,大禹奉舜的命令,治理黄河水患,一直勤勤恳恳,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,最终治水成功。为了治水,大禹放弃对家人的“孝”,选择了对国家的“忠”。
从大禹治水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自古忠孝不能两全。在革命时期,有许多将领因为忙于战事也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。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,有位战斗经验十分丰富,多年来为国尽心尽力的开国少将,从年少参军开始就未曾回过家,等到他75岁时,他终于能回家探望母亲了,然而却与母亲阴阳两隔。
这位开国少将的名字叫李水清。李水清出生于1918年,江西吉水人,他自幼丧父,本有十一个兄弟姐妹,可是因为家里穷,母亲养不起那么多孩子,一家人过得很拮据,因此这些孩子大多数没能健康长大,只有李水清和一个姐姐幸运存活。
李母担心李水清也会像他的哥哥姐姐一样夭折,便把李水清送回娘家,让自己的父母代为照顾。李水清本来在外公外婆家平淡地生活,可不幸的是,其外公后来也被国民党谋害,外公的死让李水清萌生了参加革命的想法。
1930年,12岁的李水清报名参加了红军,成为红军中一名“红小鬼”。当时他年纪小,身体不好力气又小,部队并未分配武器给他,可是随着他年龄渐长,加上他机灵又能干,很快在长征之前,他就已经是红一军团某师的一名宣传队长了。
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后,李水清跟随红一军团参加了长征并顺利取得长征会师。经历过长征的考验后,李水清在抗日战中又有出色发挥,他机智果敢,最重要的是知进退、有大局观。平型关一战,李水清更是利用谋略歼灭一名日军少尉,这让组织慢慢意识到了他的聪明伶俐和潜力。此后李水清便一路平步青云,从政委到师长,他的阅历不断在增加,而他的职位也慢慢晋升。
解放战争期间,李水清担任了第67军一九九师师长,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抗美援朝爆发,李水清此时已经升任67军副军长兼一九九师师长,他率领一九九师奔赴朝鲜战场,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,并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,功成名就后的李水清回国,并在1955年国家第一次授衔时被授予了少将军衔,成为开国少将。在这之后,李水清陆续担任了济南军区副司令以及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等职务,并在1977年成为第二炮兵司令员。众所周知,如今赫赫有名的火箭军的前身正是第二炮兵,而李水清也在参加红军后47年由一名“红小鬼”成为火箭军司令,成绩傲人。
李水清从12岁在外公家参加革命,一路南征北战,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在此期间,他完全没有一点机会回去看看自己的老母亲,虽然他心里一直挂念着亲人,可他又怕母亲为自己担心,所以他很少跟家里人联系,直到1950年,李水清的母亲才收到了儿子的第一封信,李母始终没有回信,李水清还以为自己的信没有人收到,母亲或许早已不在人世。
而另一边,李水清的母亲一直在等待儿子回家,母子俩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失去了相见的机会。直至晚年,李水清已75岁了,他才终于决定回家看一看,这时他才得知当年母亲并不是没有收到自己的信,只是因为通信不方便耽搁了,而遗憾的是,此时将军的母亲刚过世不久,也就是李水清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。
李水清得知后痛哭,虽然自古忠孝不能两全,但这也是将军人生中最大的遗憾。
Powered by yobo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海事app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